7月23日,郑州银行发布公告显示,该行中原路支行就与郑州金威实业有限公司等多方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涉案金额为借款本金11亿元及利息、罚息、复利等)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于近日收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郑州银行已对该笔贷款计提了相应贷款损失准备,不会对该行的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2021 年 8 月 2 日,原告(郑州银行)与被告一(金威实业)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一提供借款11亿元,借款期限为12个月,按月付息。同日,原告与被告二(中光城市)、被告三(永威置业)、被告四(崔红旗)、被告五(李伟)、被告六(李玲玲)分别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为原告与被告一签订的借款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被告一未按约定向原告还本付息,各保证人也未按约定向原告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金威实业由河南金桥置业与永威置业联合成立,持股比例为51%、49%,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等业务。
金威实业开发了永威金桥西棠项目,该项目项目总占地约133亩,规划建设46万平方米住宅,2020年8月开盘后因毗邻郑州大学吸引大量高学历购房者,业主中包括189名博士、481名硕士。2021年底因大股东金桥置业挪用10.12亿元至北龙湖地块开发,导致项目自2021年12月起停工,后经政府协调由国有平台介入复工。
2024年7月15日,永威金桥西棠项目完成交付,成为郑州市\"保交楼\"政策实施的典型案例。
注:金威实业第二大股东永威置业也被打上了“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的标签。
开甲财经注意到,根据郑州银行历年披露的年报显示,该行房地产业贷款自2020年开始(新冠疫情以来)不良率逐年攀升,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则在2021年达到高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则在2024年末达到高峰。
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222.1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73%),不良贷款余额21.23亿元,不良贷款率9.55%。
截至2023年末,郑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291.6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09%),不良贷款余额18.91亿元,不良贷款率6.48%。
截至2022年末,郑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328.8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94%),不良贷款余额13.35亿元,不良贷款率4.06%。
截至2021年末,郑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344.3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1.92%),不良贷款余额11.94亿元,不良贷款率3.47%。
截至2020年末,郑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305.5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2.84%),不良贷款余额3.82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作为对比,截至2019年末,郑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266.7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3.62%),不良贷款余额0.40亿元,不良贷款率0.15%。
郑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达到高峰的同时,该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也达到了高峰。
根据郑州银行披露的2021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761.3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6.34%)。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279.77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408.42亿元、个人消费贷款42.23亿元、信用卡余额30.97亿元,分别占个人贷款总额的36.74%、53.64%、5.55%、4.07%,占贷款总额的9.68%、14.13%、1.46%、1.07%。
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余额占个人贷款总额不到10%,占贷款总额不到3%,且不良贷款率分别高达4.99%、2.15%。这组数据足以说明,直到2021年,郑州银行的零售贷款有多薄弱。
时间来到2024年末,郑州银行人贷款余额增至909.5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3.46%)。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383.43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319.15亿元、个人消费贷款171.42亿元、信用卡余额35.56亿元,分别占个人贷款总额的42.16%、35.09%、18.85%、3.91%,占贷款总额的9.89%、8.23%、4.42%、0.92%。
不难发现,在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后,郑州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余额规模出现下降。与此同时,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撑起了个人贷款规模整体保持增长(个人贷款占比略有下滑)。
开甲财经注意到,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从2021年末的42.23亿元到2024年末的171.42亿元,离不开郑州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6月26日,郑州银行响应国家监管部门相关规定,在官网公示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显示,该行与京东金条、安逸花(马上消费旗下)、微业贷(微众银行旗下)合作发放贷款。
华亿配资-华亿配资官网-线上配资网-炒股配资平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